計劃五年建成的江西景德鎮城市防洪大堤,10年后資金花去七成,工程卻沒完成一半,群眾頻遭“被淹之苦”。投資3億多元的“民生工程”,為何成了“半拉子工程”?據新華社電 現象 城防堤“十年建不成” 1998年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,位于昌江之畔的景德鎮市區因沒有城市防洪堤,成一片澤國,被稱為“不設防的城市”。痛定思痛,當地政府決定建城市防洪大堤。據調查,這一堤防工程按2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設計,總長20多公里,總投資3.58億元,自2002年立項建設,原來預計5年左右完成,但2007年就基本停頓。截至目前,工程到賬資金3億元,完成投資2.6億元,只建成9.8公里堤防。 江西有關水利專家稱,20公里長的防洪大堤建了10年,花完了70%以上的資金,卻完工不到一半,由于未形成封閉防護圈,整體防洪能力僅為8年到10年一遇,仍屬“未設防城市”。 景德鎮市區人口約為50萬。目前,僅西瓜洲、中渡口等地帶,約5000人常年受洪水淹沒威脅。老城區中山北路沿江居民區78歲的萬銀生說,進入新世紀以來,這片缺口區域幾乎年年被水淹。對此,景德鎮市水務局負責人說,由于人工成本提高,加上鋼鐵、水泥等材料價格上漲,工程建設資金突破了原概算投資。另外,因補償標準太低,也導致沿河地區拆遷難,拖延了工期。 但景德鎮房管局工作人員說,到2005年,景德鎮的商品住房均價每平方米只有1000元,拆遷沿線地區的商品住房價每平方米才800元,而2003年防洪工程拆遷補助標準就達到每平方米500元,并不算低。 調查 “形象工程”致工期拖延 當地一些市民坦言,防洪大堤成為“半拉子工程”,根子在于地方政府有錢做“形象工程”。記者在昌江邊看到,從中渡口到昌江大橋段的堤壩,大理石砌堤壩路面,觀景臺布設均勻。“修堤的錢被花到觀景臺、綠化亮化等景觀工程中,造成后期資金缺乏,拖延工期。”當地一位干部氣憤地說。對此,景德鎮市水務局副局長向心丹辯解說,水務部門沒有參與大堤綠化亮化和觀景臺等工程建設。他說,城防大堤景觀改造等項目內容,都是由建設部門搞的。 但記者發現,已建成的部分堤防彩瓷燈柱下端,清晰印有“景德鎮市水務局置”字樣。記者現場測算,每隔三四十米,就有一根彩瓷燈柱。兩岸近10公里堤防,就豎立了彩瓷燈柱約200根。 江西省一位水利專家告訴記者,水利防洪大堤建設主要是圍繞防洪堤、擋水墻等主體展開,附屬建設不包括堤防的綠化亮化、觀景臺等形象化內容。景德鎮市建設局有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證實,2009年,市建設局才介入大堤綠地的補種補齊等管護工作,之前城防大堤的綠化亮化、觀景臺等,都是由市水務局從項目上出資建設。“建設局只負責大堤附屬景觀工程中極少部分的建設。其中一個zui大花費是用100萬元建了6個亭子。” 數字 全部完工總投資近7億 據景德鎮市水務局介紹,截至目前,當地城市防洪工程已實際投入2.6億元,按已建成堤段測算,平均每公里投入超過2600萬元。 景德鎮市有關部門表示,當地城防工程要全部完工,需再投入約4億元。這意味著總投資接近7億元。 對此,江西省一位水利專家說,如果按照這一投資水平看,景德鎮20年一遇標準的支流城防堤,其單位投資額已超過長江干流50年一遇標準的城防堤,“這顯然是有問題的。” 據這位水利專家介紹,2003年完工的九江市城防堤工程超過17公里,總投資3.4億元,每公里利用資金僅為2000萬元。 據悉,為解決景德鎮城防堤“半拉子工程”問題,有關部門已將其列入全省五河重點段防洪應急整治工程,擬爭取中央投資。 |